25年前,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一股温暖的春风,拂去了历史的尘埃,为澳门和内地青年铺开了崭新的发展舞台。从1999到2024,踏着时代浪潮,他们身处不同的经纬坐标,却有着相近的梦想、共同的期待;他们满怀憧憬“双向”奔赴,在广阔天地中交往交融、书写精彩。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在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的指导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双城双人系列融媒体报道《你好!我来自1999》,讲述澳门青年与内地青年同心同向的奋斗故事,记录澳门与内地共荣共进的生动实践。
video
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ad_state: ‘1’,
pid: ‘1’,
video_id: 550162458, //vid
pic: ‘//wx3.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hwred3p28oj31hc0u0q5k_220_124.jpg’, //节目列表小图
thumbUrl: ‘//wx3.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hwred3p28oj31hc0u0q5k.jpg’, //html5播放器上视频还未开始播显示的图片,可与pic相同
title: ”, //标题
source: ”, //视频发布来源。如:新华网。
url: ‘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4-12-20/doc-ineaavut9170002.shtml’
}];
SinaPage.loadWidget({
trigger: {
id: ‘videoList0′
},
require:[
{
url: “//sjs2.sinajs.cn/video/sinaplayer/js/page/player_v1.js”
},
{
url: “//finance.sina.com.cn/other/src/sinaPageVideo2017.js”
}
],
onAfterLoad: function () {
new SinaPageVideo({
wrap:’videoList0’,//播放器外层id
videoList: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老板,澳觅喊你送外卖了!”这句听来有点“吵”的手机提示音,是39岁的江苏青年王可光的起床闹铃声。作为澳门规模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澳觅”的首席技术官,每天一睁眼,他就要打开手机,阅读成百上千的平台运行日志,开启他平常而又忙碌的一天。
另一边,土生土长的澳门青年吴鸿祺,正在从澳门的家中开车过关,只花了20几分钟,就抵达了自己位于广东横琴的博维珠海子公司楼下。在横琴七年,吴鸿祺的科创业务早已从单纯的网络安全服务拓展到了数字产品和脑机接口开发等更多的科技领域。
两位“85后”创客,一个从扬子江畔一路向南,把内地最先进的互联网应用商业理念和最便利的网络生活方式带到澳门;一个从濠江之滨北上创业,全面拥抱内地发达的科创理念和领先技术,在大湾区共同演绎着精彩的双城奋斗故事。
梦想,就从做第一开始
回忆起25年前澳门回归的场景,当时作为学生腰鼓队队员参加表演的吴鸿祺依旧难掩兴奋,“1000名学生分组排列成一九九九这四个字,表演当天气温比较低,但是鼓声一响,所有人都精神抖擞起来。”
回归祖国,为澳门带来了新生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吴鸿祺的印象中,澳门仿佛插上了翅膀,经济民生、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正因如此,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己事业起点放在了澳门,在2014年加入博维创始团队,负责网络信息工程建设和网络安全服务。
吴鸿祺(右)与工作人员解读最新创业政策
但吴鸿祺很快就意识到,澳门的市场空间对于像博维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发展非常局限。2017年,团队将目光投向了与澳门一河之隔的广东横琴——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新兴经济特区,毅然决定在这里创办博维珠海子公司,将网络安全业务扩展到内地市场。“大湾区是创业的热土!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吴鸿祺兴奋地说,“这个决定是做对了!”如今,珠海子公司不仅拥有整个博维最大的网络安全中心,还成了最大的技术研发基地和未来业务储备基地。
同样谈及对澳门回归的印象时,当时还是个初中生的王可光对《七子之歌》的旋律始终念念不忘,萦绕心头。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颗悄然埋下的种子会有一天在澳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王可光在第十四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做创业经历分享
2015年,内地电商行业如日中天,大众点评、美团等电商平台引领着互联网应用的新潮流。但第一次来到澳门的王可光却发现,这股浪潮并未席卷澳门。已在南京一家大型通信企业工作九年的王可光,毅然做出了辞职南下的决定。“那时我们觉得澳门到处都是机会,那为什么不做澳门第一个呢?”
正是这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王可光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办了“澳觅”。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短短8年时间,他们就把“澳觅”从澳门第一家外卖平台,做成了澳门规模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目前,“澳觅”吸引了2000多家商户入驻,超800万用户下载使用,每天处理订单5万多张。
筑梦,在探索中壮大
随着博维珠海子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吴鸿祺很快发现,内地在互联网技术的科研能力、应用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整体环境和实力都远超他的想象,这也为博维向着更广阔、更多维的科创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开拓空间。
记者采访这天,在位于珠海子公司的博维脑机接口技术体验馆里,研究人员正在对脑电波控制的轮椅进行测试。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未来储备业务,这项处于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由博维跟广东省智能院院士团队组建的联合实验室开发。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由脑电波控制的轮椅设备可以帮助残障、失能的人士更好实现自我照护跟自我价值体现。
吴鸿祺与工作人员测试脑机接口设备
“现在我们珠海子公司团队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人,并且承担了全公司的技术研发任务,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出来,博维的未来发展也有了很多可能。”吴鸿祺说。
而在澳门,王可光也正在探索“澳觅”发展的无限潜力。“澳觅”上线之初,团队尝试了打车、新零售等多个领域,最终“试”出了外卖、团购这两个核心业务。他早年在江苏积攒的人脉资源也派上了大用场,直到今天,一支驻扎南京的研发团队仍在为“澳觅”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创新动力。
王可光(左二)与澳觅南京研发团队举行视频会议
平台运营需要便捷的电子支付方式支持,那时澳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王可光和团队成员一起,用三年时间,把澳门所有主流银行都对接了一遍。“可以说推动了澳门整个线上支付往前进了一大步,希望我们能被澳门的移动发展史能铭记。”
王可光(左一)走访受扶持的澳门商户
对于那些在澳觅平台上开创事业的商户们,王可光也想尽办法予以扶持。最近,澳觅又推出了一个中小商家的扶持计划,为面临困难的商户派发现金奖励,提供额外的流量扶持。“我们淋过雨,也想给别人撑把伞。”王可光说。
追梦,融入湾区顺势而为
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大湾区融合进程进入加速度;2019年,国家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大湾区一时春潮涌动,处处鸣响着创业的号角。
大湾区政策优势、人才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博维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2022年,吴鸿祺带着公司又新设立的数字产品开发团队,与澳门文化局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了大三巴VR体验馆。这一创新项目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与大三巴牌坊的历史进行互动,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澳门的独特魅力。作为澳门人,吴鸿祺对此深感自豪,“我非常高兴能够参与这样的项目,通过科技手段让世界对澳门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大三巴VR体验馆的成功,也让吴鸿祺意识到,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果将这些宝贵的资源与现代数字技术相融合,定能讲述出更加生动、精彩的大湾区发展故事。
“我们也看到了新机会!”王可光告诉记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出口都是在珠海。“所以我们想的是,澳觅的用户,他们到珠海之后,能不能继续用澳觅在珠海消费?”
于是,“澳觅”开始向内地反向扩张,又将业务拓展到了珠海。今年6月,“玩转珠海”版块在“澳觅”手机APP上全新上线,目标就是锁定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形成的大量从港澳北上的人流。
王可光(右)在珠海推广澳觅
王可光告诉记者,虽然该版块刚推出不久,但正在不断吸引珠海商户入驻,成长速度很快,而一些入驻的热门商户每月也已经能接到上千订单。
在王可光看来,“澳觅”是没有边界的:“澳门是第一站,整个大湾区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25年前的澳门回归,为王可光和吴鸿祺带来了一个共同的创业起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又让两人殊途同归,共同汇入了大湾区开放融通的历史洪流。在这股洪流的推动下,他们的创业之旅从零起步,顺势而为,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希望自己的奋斗故事能带动更多的青年——无论来自内地还是港澳,都能用自己的热情与坚持,开创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为祖国发展谱写最动人的新时代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