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ad_state: ‘1’,
pid: ‘1’,
video_id: 550242929, //vid
pic: ‘//wx3.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hwsnevckgfj31hc0u0wiv_220_124.jpg’, //节目列表小图
thumbUrl: ‘//wx3.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hwsnevckgfj31hc0u0wiv.jpg’, //html5播放器上视频还未开始播显示的图片,可与pic相同
title: ”, //标题
source: ”, //视频发布来源。如:新华网。
url: ‘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4-12-21/doc-ineafmit1511254.shtml’
}];
SinaPage.loadWidget({
trigger: {
id: ‘videoList0′
},
require:[
{
url: “//sjs2.sinajs.cn/video/sinaplayer/js/page/player_v1.js”
},
{
url: “//finance.sina.com.cn/other/src/sinaPageVideo2017.js”
}
],
onAfterLoad: function () {
new SinaPageVideo({
wrap:’videoList0’,//播放器外层id
videoList: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80后小伙卢冲,出生于嘉定区北管村,5岁搬到嘉定新城,如今,他选择回到家乡,投身新农村建设。不少大学同学很好奇,为什么卢冲没有留在城中心。卢冲将手机里的照片发给大家看,除了鳞次栉比的别墅,还有市民健身驿站等配套设施,让他有安居乐业的动力。
在全新开放的四川北路街道市民健身驿站,70多岁的吴先生每天都会在这里运动一小时左右,并带动身边好友加入健康养生队伍,“老年人友好”体现在驿站的方方面面,吴先生夸赞,“生活品质提高了。”
2024年,越开越多的共享健身运动场所开到了上海市民的家门口,丰富了“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的内涵,让社区居民可以更方便去健身。
很方便的健身房
工作、健身两相宜,这是卢冲目前的生活状态。“新农村农民别墅第一期和第二期已经翻建好,我们全家去年搬回来住。”卢冲说。此前,村里有健身苑点,但器材不是很专业,村里没有健身氛围,“如果我们想要去健身房,需要开车到马陆镇或者南翔镇,距离这里6公里多。”
而现在,健身驿站就在单位和家附近,午休或者下班后,在跑步机上跑10公里,再撸个铁,还有专业教练指导,卢冲再也不用为“去哪儿健身”而烦恼了。
健身,就像去便利店那样,来去随意、方便。
四川北路街道市民健身驿站位于四川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近150㎡的馆内面积,充分体现着“小而全”。有氧运动区、固定力量区、自由力量区,配备高端品牌健身器械,满足不同健身水平的市民需求。“我一看价格觉得非常实惠,打算扫码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60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心得不得了。”吴先生跷起大拇指,“政府在健身这件事上,为老百姓办了实事。”
华阳社区市民健身驿站俨然成了街道的网红健身房,官方推文下的留言里,其他社区居民纷纷表示羡慕:“什么时候,健身房能开到我家门口?”本周气温骤降,即便如此,晚饭过后前来健身的市民仍络绎不绝。倪先生保持着每周3到5次的健身习惯,不单单为了减肥和塑形,而是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办公室里久坐,下班后必须要来动一动。”
“健身难、健身贵”是老生常谈。与常规商业年卡、月卡销售模式不同,驿站采取计时收费,每小时费用在3元至9元之间。“晚上最贵时段也才9元一小时,超级便宜。尤其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不用被年卡套牢。”南非友人格雷戈里告诉记者。
市民享受健身乐趣 记者 李铭珅 摄
负责运营这几个健身驿站的上海九回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彦博表示:“明年计划再开20家健身驿站,这个项目还是一个公益性项目,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周边的健身指导员进行增值服务。”
很CITY的操舞房
跳舞、跳操、亲子课程、宝妈课程……以“不要怕从零开始,只怕从未开始”为口号,超级火烈鸟共享操舞房是申城首个专门面向女性人群的共享健身房。
首家火烈鸟操舞房开在上海西站2号口下沉式广场,“下班乘坐地铁,顺路运动完再回家,让工作和锻炼无缝衔接。”罗小姐在这里找到了都市白领的“快乐老家”。生完孩子后,罗小姐想要重塑身材,也曾去操房跳过操,但她发现不太适合自己,“很多学员都是跟着一个教练跳了很久,像我这种初学者跟不上,只能躲在最后一排随便跳跳。再加上我平时带娃,没有固定锻炼时间,如果第二次再去跳,就更跟不上其他学员的步子了。”如今,她享受到了教练一对一的指导,“这里的教练很贴心,会特别关照每一个学员,选择课程时也分难易,对我们每个健身者来说都是个性化服务。”
商务楼宇里,也为每天坐办公室的白领开出了迷你健身房。中午时分,走进外滩金融都市运动中心,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除了基础运动项目,在超级火烈鸟操舞房里,记者看到,动感的音乐声中,女性们挥洒汗水,释放着工作的压力。
该运动空间隶属于小东门街道,租金、装修由区体育局和街道出资,引入第三方运营,这样各个项目收费可以低于市场价。据介绍,免掉的租金打包成福利,回馈给市民,一堂课只要50元。
充满智慧的篮球场
桂江路公共篮球场和康健社区体育公园市民球场这两处“家门口”的运动健身场所,如今是一片共享篮球场,其最大的特点是“智慧”。
附近居民陈先生十年前开始就是这片篮球场的常客。谈起篮球场的“新面貌”,他说道:“相比以前,场地的划线更加标准规范,打破常规的几何图案色彩活泼明快,篮球架也换成了地埋式,体现了专业和用心。”
市民在共享健身房内运动 记者 李铭珅 摄 下同
除了智能的门禁系统,篮球场处处充满了科技感。通过后台数据,运营方能第一时间看到客流分布情况,知晓当天的运动服务人次、用户运动时长、分时段入场人次比例及活跃用户年龄分布等精细化数据分析。为了做好服务保障,还配备了智能摄像头和应急医疗箱,切实筑牢居民的体育安全防线。
这些高科技手段,不仅让居民们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避免“白跑一趟”的尴尬,也能帮助运营方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调整。
健身场地变得共享与智慧,这样的案例在申城比比皆是。近日,洛克公园和九回共享运动场入选“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据洛克公园创始人、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富祺介绍,每年来共享健身房的人数有30%的增长,这是一项实事工程,“我们的初衷是,以科技赋能、和政府合作、结合公益和市场模式,用新的运营方式,将共享健身的模式推广出去。”
藏在角落里的运动场
北翟路中环桥下,曾是一片荒凉,周边居住小区众多,运动游乐设施不足。这里毗邻苏州河,立交路网纵横交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桥下空间。如今,一座座“动物园”球场,让这里成为了网红健身乐园。
北区粉红色的火烈鸟是室外篮球场,西区深黄色的猎豹是室内篮球场,东区黑白条纹的“斑马”则是足球场,成序列的设计元素和慢行网络,使得原本割裂的空间相互联系,添加的运动球场、座椅、照明等功能性设施也呼应设计主题,营造出协调统一又欢快的场所气氛。90后的陈翔是一名资深篮球爱好者,“在高架桥下打篮球,不用担心噪音扰民,在河边打球还有自然风,不用开空调,还能顺便‘低碳实践’一下。”
随着北翟路洛克公园的兴起,细心的市民发现,越来越多的桥下空间被重新利用起来。
普陀区中环路位于云岭西路至苏州河段的桥下空间,原本是周边居民避之不及的垃圾清运车停放点。摇身一变,如今是占地达1.5万平方米的桥下体育空间。静安区改造了共和新路桥下11000平米的公共空间,对原有桥下体育场地、道路、停车区域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增加跑步道、滑板场、霹雳舞舞台等多元潮流运动元素,提供更多城市体育文化活动聚集地。
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藏在角落里的运动场,破解了老百姓“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增加了公共体育设施供给;鼓励和扶持了优质民营企业,推动本市体育产业发展;体现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
冬日渐冷,申城的运动氛围,持续火热。(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按时段分为每小时3、6、9元三个档次,健身费用按小时结算。政府贴一点,企业让一点,百姓掏一点,自5年前第一家百姓健身房开启,目前全市已有6个区采取这样的模式,开出了40余家健身驿站,覆盖上海大部分区,一些场地还在探索共享健身指导、共享运动课程等模式,来惠及更多市民。
2019年,“互联网+体育”模式运营的共享健身在上海首创,形成可推广模式。通过共享运动场后台终端管理系统的“中枢大脑”,九回运动场地包括健身房、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目前“九回共享运动场”小程序的注册会员已达100万人。
场馆采取监控设置全覆盖的无人值守管理,市民可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扫码进入,实现快捷入场和记录。虽然共享健身房无人值守是一种管理创新,降低了运营成本,但这并不等于无人负责、无人维护。
场馆配备了九回体育自主研发的共享运动场管理系统,远程管理中心全天专人值守,关注场地现场情况。线下场馆配备巡场人员,第一时间处置各类突发情况,保障场馆运营安全。
实施目标
今年以来,市体育局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基层社区为重点,深入挖掘可复合利用场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市民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场地设施。
持续推进健身设施适老化、适儿化,充分考虑各类人群参与健身活动的需求和特点,满足从儿童到老年人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着力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努力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62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05个、市民(职工)健身驿站74个、市民运动球场182片(其中羽毛球场100片)”,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